首 页  |  杂志概况  |  封面人物  |  名家风采  |  艺苑杂谈  |  名家鉴赏  |  人物推荐  |  收藏天地  |  文化资讯  |  名家工作室  |  名馆推荐
 
 编辑推荐
   · 编辑推荐
>>更多
 
 
  • 中国艺术博览(201802)
  • 万福攸同郭子良书法集
  • 中国艺术博览(201712)
  • 中国艺术博览(201702)
 
 杂志订阅
查看往期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首页 > 编辑推荐 > 编辑推荐
 

明·仇英 《汉宫春晓图》研究

摘要: 通过分析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卷的绘画风格,以及图中呈现的建筑、服饰等,多方面对此图作出深入研究。

关键词:重彩仕女;仇英;汉宫春晓图;明代;人物画

引言: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明代仕女人物图的代表作,更是“明四家”之一仇英最精彩的重彩仕女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虽然如此,由于仇英漆工出身,历史上对其可靠记载仅寥寥数语,后人只能从零星记载和画上年款题跋来分析他的生平。而对此图的创作背景、时间和经过没有可考证的记录,一直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谜。因此,对于此图的真伪,时有争议。

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此图的绘画风格,以及图中呈现的建筑、服饰等,从多方面对此图作出分析研究。

(一)作者小传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后移居苏州。中国明代中期重要画家,与文征明、唐寅、沈周合称“明四家”,也称“吴门四家”。仇英之生卒年一直未有定论,至今比较可靠的说法当属徐邦达在《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仇英生卒年岁考订及其它》一文中提出的多层论证,指出仇英卒于1552年,而终年约50岁,所以推断生于约1502( 徐邦达《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仇英生卒年岁考订及其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历史上活动于明弘治到嘉靖年间[ 单国霖《仇英绘画风格之分期与演进》,(《美术报》 2004年12月25日)]。

据史料记载,仇英出身低微,早年以漆工为生,但其天赋出众,得以拜在明代画家周臣(约1460–1535)门下学画,后得到文徵明赏识而画名渐起。晚年客居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家中专心作画,有机会临摹历代名画,其临摹技艺高超,几可乱真([清]徐泌《明画录》,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14,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第320页)。仇英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尤其精于仕女人物和楼阁界画,为明代工笔界画第一人。仇英传世作品包括《汉宫春晓图》卷、《秋江待渡图》和《仙山楼阁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人物故事图册》《莲溪渔隐图》轴等藏故宫博物院以及《清明上河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等。《中国绘画全集》收录仇英作品三十三件,其中界画作品接近一半,可见仇英对界画的钻攻与善熟。

(二)作品介绍与背景

图片1.jpg

图1 -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全图

1. 作品简介及背景

《汉宫春晓图》被视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设色重彩,尺幅很大,纵30.6公分,横574.1公分,画的左下署款“仇英实父谨制”,钤“实父”和“仇英”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嫔妃生活。此画中描绘汉代宫闱仕女嫔妃在春天晨晓时分活动,以移步环境的手法,用长卷的模式把观画者从宫苑外带到宫内。

卷首部分是一片云雾萦绕的树林,点出款题“晨晓”时分,而经过半敞开的宫门可看见宫内一百多名仕女、嫔妃、孩童、工匠仆人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场景,有的奏乐起舞,下棋做乐,有的梳妆打扮,斗草戏婴,还有嫔妃在画画像等,而这一幕被广泛认为是汉代刘歆《西京杂记》所记载的宫廷画师为王昭君画像的典故。背景的宫殿以工笔界画传神地描绘了繁华精致的殿宇,人物优雅生动,是仇英传世代表作品之一,对后世仕女人物画作有重大影响。

《汉宫春晓图》创作背景一直没有定论。有一说法是此画为仇英受项元汴委托所作,而在卷尾部分有项元汴所写“子孙永宝,价值两百金”九字就是明证[ 李光蕾、李卫平,《汉宫春晓图》与《宫中图》《捣衣图》关系考辨,(江西《萍乡学院学报》第34卷第2期,页75)]。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认同,不过通过对比仇英不同时代的作品,大部分学者都同意此画是仇英后期的作品,与《临宋元六景》及《子虚上林图》等作品属于同一个时期。[ 张敬丽,仇英人物画《汉宫春晓图》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8(06) ]

2.传承与著录

此图卷有多个名家收传印记和清朝皇帝的鉴藏宝玺,其中有属于明代大藏家,亦是仇英最重要的赞助者项元汴(1525-1590或1602)的收藏印,包括“子京父印”“墨林山人”“项氏子京”“檇李项氏士家宝玩”“宫保世家”“墨林子“及“天籁阁”等。

除此以外,此画卷首有一个“虑”字,是项元汴常用的收藏品编号之一,而卷末有项元汴手书的“子孙永宝,价值两百金”,都证明此画曾被项元汴珍藏。 其后有清代收藏家、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1620-1691)的收藏印,包括“苍岩子”“蕉林鉴定”“观其大略”“蕉林收藏”等。

其后此卷作为康熙皇帝六十大寿的贺礼被送进皇宫,而从卷末的鉴藏宝玺印可证明,包括“乾隆御览之宝”(清高宗 1711-1799)、“御书房鉴藏宝”(清高宗 1711-1799)、《石渠宝笈》(清高宗 1711-1799)、“嘉庆御览之宝”(清仁宗 1760-1820)以及“宣统御览之宝”(清宣统帝溥仪 1906-1967)。此画在《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卷2,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第1055页)中亦有著录,可见此卷流传有序。

图片2.jpg

图2 - 《汉宫春晓图》局部(卷首印章)

图片3.jpg

图3 – “虑”字,项元汴收藏编号

图片4.jpg

图4 – “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及“神品”印章放大图

图片5.jpg

图5 - 《汉宫春晓图》局部(卷尾印章)

(三)分析

下面笔者将会从绘画风格、服饰和建筑三方面对《汉宫春晓图》进行分析。

1.绘画风格 

仇英的绘画风格与他的师承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漆工( 参见张潮[ 明] 《虞初新志·戴进传》里记载:“其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出身的仇英移居苏州后,从历史资料中可知仇英和当时中年的文征明已有交集( 参见文征明《湘君湘夫人图》题跋,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早期的绘画风格受文征明工细秀润风格和吴门地区文人画的影响。

在1535年左右,仇英拜明代画家周臣为师(参见《明画录》记载:“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人,后寓吴。初执事丹青,周东村(臣) 异而教之。”[清]徐泌《明画录》,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14,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第320页),而周臣绘画师承南宋院体画派和南宋四家(李唐、马远、刘松年和夏圭), 在周臣的教导下,仇英吸收了南宋高度写实的坚实基础和苍劲有力的笔法,加之先后客居于明代收藏家周六观和项元汴家中,有机会大量观摩和临仿宋元名画,更广泛吸收古代名画精髓,从而弥补自身学养上的不足。通过大量临摹精品和不断创新,其晚期技法上更趋多样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多种题材,尤其精于人物画和青绿山水,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精工清丽的艺术风格[单国霖《仇英绘画风格之分期与演进》,(《美术报》2004年12月25日)]。

临摹古画对仇英风格的形成非常重要,多位研究人员包括美国学者梁庄爱伦和台湾学者吕松颖均提出仇英的人物画有借鉴古代画作的特点[ 秦晓磊《仇英对传统绘画资源的借鉴与改造》,(《中华书画家》2015年12月第12期)],而在《汉宫春晓图》中就有相关迹象。

首先在构图方面,此长卷中仇英选择高于建筑物的俯瞰式视点,通过建筑物把室内与庭院场景分割开来,取景从基台到屋檐部分,不见屋顶,用以增加人物的活动空间。此图的画面构图,从视点、取景角度还是建筑庭院的设计比例都与南宋的《高宗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上卷》[ 秦晓磊《仇英对传统绘画资源的借鉴与改造》,(《中华书画家》2015年12月第12期)]和牟益《搗衣图》有相似之处。

图片6.jpg

图6 –仇英 《汉宫春晓图》局部

图片7.jpg

图7 –牟益 《捣衣图》局部

此外,在人物图式上,仇英对传统作品亦有参考,其中尤为明显的例子是在《汉宫春晓图》中,仕女熨衣服场景与《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非常相似。另外,此图中的仕女吹奏乐器和跳舞场景极有可能参考了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虽然仇英以古画为底本,但是从仕女的造型、服饰以及建筑物的特色,可以看到仇英融入了当时明代审美标准,从款题上看似在描绘汉代宫廷情景,但实际上反映了明代宫廷生活。[ 张敬丽,仇英人物画《汉宫春晓图》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06)]

图片8.jpg

图8 -《汉宫春晓图》和《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对比图

在笔墨方面,仇英技法多样,结合南宋画院技法和文人绘画的意趣,且具有高度装饰性,设色雅致鲜丽,徐沁在《明画录》中评价“其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清]徐沁《明画录》,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14,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第320页),董其昌称赞“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在《汉宫春晓图》中背景的装饰石可见仇英的青绿山水画法,以柔美顺畅的曲线勾勒,渲染设色,而且树法多样,有介子点、菊花、攒针法及夹叶法等,不同的树木配以不同的造型。人物衣纹使用了高古游丝描以表现仕女衣服的飘逸,也用兰叶描等,人物表情细腻,面部使用“三白法”,符合仇英仕女的风格。

图片9.jpg

图9 - 《汉宫春晓图》仕女

2. 服饰和人物造型

《汉宫春晓图》中的人物虽然有唐宋韵味,但明显具有明代的审美要素。图中仕女外形纤细,身材匀称,圆润的鹅蛋脸型,细眉小嘴,上襦下长裙,窄袖,系软腰带,腰带上挂上宫绦,有的嫔妃在宫绦中间挂上玉佩以压住下裙,多披帛。发型多为向背式高髻,以花冠、花钿、金钗等装饰,而侍女多梳双丫髻。此图中的仕女为典型明代仕女,与唐寅《王蜀宫妓图》和尤求《山水人物册》中的纤细婀娜的仕女形象相符,明显与唐代体态丰厚、雍容华贵、宽袍大袖的仕女形象不同。画中出现了“掩云肩”,与披帛不一样,领子有系扣子,此为明代才出现的服饰,进一步证明了此图的时代。

图片10.jpg

图10 - 《汉宫春晓图》仕女

图片11.jpg

图11 -  唐寅《王蜀宫妓图》局部

3. 建筑和界画特点

仇英师承南宋画院的高度写实风格,在此图中的建筑物以界画的形式表达,描绘非常仔细,风格参照南宋院体画,比如上文提及的《高宗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上卷》。卷首部分的房子上有斗拱,补间铺作有三个,每个斗拱有两个昂,有障水板和格子窗。每一个建筑都有台基,有的建筑呈半开放式,外有栏杆,钩片封死,另外有直棂窗,两旁的宫墙上皆有鸱尾,以上都富有宋代特点。仇英在临摹南宋院体的建筑基础上加入了时代特色,在建筑物的台基、勾栏等加上很多装饰性的精致花纹,更显富丽堂皇,符合明末的奢华风气。当中更出现了束腰的棋桌,是典型明式家具。

图片12.jpg

图12 -《汉宫春晓图》局部

《汉宫春晓图》中的界画虽然非常精细,与宋代界画可以“依图造屋”的精准水平比较,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在图中多处发现近小远大的问题,而且直棂窗也出现高低不齐。另外人物之间比例不准确,在画面前方的人物和后方的人物一样大小,透视感不足。宫门的鸱尾太细,而且过于突出,不符合宋制。对比仇英的界画作品《临滕王阁图》就不难发现类似的瑕疵,鸱尾的造型尤为相似。界画的鼎盛时期在宋代,到明代时已经衰落,明代的界画水平难以和宋元相比,而仇英虽然是明代界画的代表人物,但仍然存在技术上的差距,而图中出现以上所述几点问题,均符合明代界画的特点。

图片13.jpg

图13 -《汉宫春晓图》局部

图片14.jpg

图14 -《汉宫春晓图》局部

图片15.jpg

图15 - 仇英《临滕王阁图》

(四)结论

《汉宫春晓图》虽然是美术史上重要的仕女图作品,但由于缺乏历史资料,时有研究人士针对此画的背景和创作目的提出疑问。

本文通过对此图的绘画风格,人物造型服饰和建筑作出分析,在绘画风格上有明显借鉴古代画作的迹象,再融入当时明代特色进行创新,在笔墨上符合仇英的个人风格。在服饰方面,虽然人物带有唐宋味道,与明代其他名家仕女图对比下,此图中仕女外形服饰更为符合明代仕女形象。建筑方面,图中部分建筑虽有宋代特点,但也有明代特征,而且出现明代界画的特点。

明代以后有多幅不同版本的《汉宫春晓图》的出现,对比下或多或少皆以此图为底本,加上此图传承有序,综合以上分析,《汉宫春晓图》应为仇英真迹。


参考资料

1.朱绍良,清艺汇课件2017.9。

2.吴䍩木主编,《中国古代画家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8)。

3.李光蕾、李卫平,《汉宫春晓图》与《宫中图》《捣衣图》关系考辨,(江西《萍乡学院学报》第34卷第2期)。

4.张敬丽,仇英人物画《汉宫春晓图》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8(06)。

5.《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卷2,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

6.张潮《虞初新志·戴进传》。

7.徐沁《明画录》,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14,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

8.单国霖《仇英绘画风格之分期与演进》,(《美术报》 2004年12月25日)。

9.秦晓磊《仇英对传统绘画资源的借鉴与改造》,(《中华书画家》2015年12月第12期)。

10.沈从文著《中国服饰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关键词: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中国艺术博览杂志社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929407417@qq.com
电话:010-63012099
地址:北京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7号207 京ICP备16026328号-1